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三年前,他们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如今遭遇丧子之痛

    信息发布者:uklul0
    2016-11-18 20:27:52   转载

        三年前,他们多方打听,找到市红十字会,提交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和登记表,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今年初,他们失去了他们的独生子,迎江区卫计委为夫妻俩申请了特别扶助资金,他们却将7000元的特扶金捐赠给了长风乡的一位贫困大学生,并承诺一定会资助她到大学毕业为止。

        

        他们叫吴述安、黄荣珍,一对年过古稀的普通退休职工。“人来自大自然,将来也是要回归于大自然的。与其一把火烧掉,不如让我有用的器官为这个社会做一点贡献。”9月15日,谈及捐赠遗体的初衷,70岁的黄荣珍告诉安庆新闻网、安庆晚报记者说。

        

        黄荣珍捐赠遗体的念头萌生于2013年,这一年距离她的独生子得病导致间歇性精神分裂已有10余年。“有一次看新闻上说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得病去世了,她的父母捐赠了她的器官,当时就觉得捐赠器官是一个特别好的事”,黄荣珍说,随后她就先后去了卫生部门以及红十字会打听了解遗体捐赠事宜。在了解了相关的政策和手续后,黄荣珍带回了一份《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这时,丈夫吴述安才知道妻子想在去世后捐献遗体。吴述安并没有反对,而是决定和妻子一起捐赠遗体。

        

        “不往前看,往后看。看看现在的生活、住房都比以前好,我们就知足了。人看开了,死亡也不可怕。对于遗体捐赠,我们绝不后悔。”吴述安说。

        

        在填《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时,儿子吴俊就在身边。黄荣珍对儿子说:“这个号码妈妈记在这个本子上,要是哪一天我不行了,你就打这个电话,会有人来的,你什么都不用担心。”儿子则懵懵懂懂地说:“我以后也要捐赠遗体。”

        

        今年1月21日,正在看电视的吴俊突然发病,从家里跑了出去。2月3日,苦苦寻找了13天的夫妻俩却从警方那得知了噩耗——1月23日,冒着大雪已经走到了月山铜矿的吴俊因车祸去世。这对老夫妻俩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由于是独生子,吴俊去世后,迎江区卫计委为夫妻俩申请了特别扶助资金,两人每年约有8000元的补助。可夫妻俩却主动和卫计委联系,希望他们能够寻找一个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用这笔补助金帮助这个学生。

        

        经过走访,区卫计委最终帮夫妻俩找到了长风乡高松村的陈丹丹同学。陈丹丹母亲智残,父亲车祸致残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家庭收入仅靠农村一类低保金和计生奖扶金维持。今年,陈丹丹参加高考,被福建中医大学录取,每年学费需要6700多元。吴述安夫妻俩9月2日将7000元钱汇到了陈丹丹的银行账户给她做学费,并表示一定会资助她到大学毕业为止。

        

        “我们两个人都有退休金,过日子足够了。我们希望用这笔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不要她回报我们,只要她能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回报社会就行。”两位老人说。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