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大学生成网贷“重灾区” 谁为校园网贷骗局买单

    信息发布者:uklul0
    2016-11-23 11:34:20   转载

        跳楼、裸条、援交,此前校园贷风波不断,俨然成为一系列悲剧的罪魁祸首。而在近期密集报道下,校园贷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一次,学生的血泪能否唤起全社会的关注,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这一行业的生态?

        

        要点

        

        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着高消费的问题,虚荣心和攀比心理的作祟使这些只能靠家长和课余时间打工来取得的有限的资金无法满足生活开支,“校园贷”正是抓住了大学生这些心理,看准了大学生无处可逃的活动范围,大肆在各大校园野蛮生长。

        

        缺钱的大学生,嗜血的高利贷,网贷正将二者轻易链接起来。极端悲剧个案背后,畸高的利率和额度,空白的风控和监管,野蛮的扩张和催收,正在让一切走向失控的疯狂中。相比于七年前被“送别”的信用卡,网贷,这只正在急速入驻校园的野兽,显然需要更大的智慧来对待。

        

        校园贷是“屠宰场”?

        

        除了此前曝光的大学女生借款拍裸条外,校园贷也成为了骗局滋生的温床。

        

        受害者95后女学生小于校园贷30万需还50万,因为未能到时还债,相关借贷“裸条”被发至网络,如今她精神濒临崩溃。无奈之下,其父靠卖房“填坑”。而更让人震惊的是,她申请的这些校园贷审核条件极为轻松,但周利率高达30%,明显违法。

        

        另外安徽合肥一职业学院读大二的男生小林(化名),也陷入了校园高利贷漩涡。

        

        其今年9月向放贷人借了2000元钱零花,如今刚刚两个月时间,债务本息滚雪球一般增长了接近100倍,到处打短工的父母倾尽家中积蓄,还了1万多元债后,欠的高利贷本息仍有17万多元。小林如今已不敢上学,躲回家中,精神疑似出现障碍。因为追债人频繁上门,其家人甚至不敢回家,只得报警求助。

        

        校园贷究竟有多坑?

        

        高利网贷入侵大学校园“零首付”“零利息”“最快3分钟到账”……在信用卡告别校园七年后,更为凶猛的“野兽”杀入:以P2P为主的网络贷款,借助“网络+代理”模式,正在大学生群体中飞速蔓延。

        

        调查发现,除了金额较小的普通消费贷款,更为大额的创业资金、偿还学费等贷款,亦由触手可及的网贷向大学生提供着——而相比于信用卡,缺乏监管的网络贷款渠道,动辄能为学生提供万元甚至数万元贷款,且实际利率惊人。

        

        费率不透明、授信额度过高、风控不严、催收方式野蛮……在便捷、低门槛背后,校园贷款存在的问题,正日渐凸显,且开始以极端个例提醒风险所在。

        

        但无论是网贷机构还是校园,目前均严重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尤其,有能力在社会上“创造”一个个惊天大案的网贷机构,迄今仍处于裸奔状态。

        

        校园贷该何去何从?

        

        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年P2P网贷市场规模达86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6%。接受度高的大学生群体更愿意尝试新事物,进行超前消费。2016年校园消费金融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因其庞大的客群基数及可预期的巨大增长空间,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

        

        市场空间庞大表明校园贷业务存在的合理性,但也必须提防其慈善的面具下的潜在风险。融360分析师张建国向野马财经表示,校园贷的本意是通过资本的合理流动,来解决大学生在自我提升和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但由于监管不力、缺乏规则、大学生自身消费观念扭曲等种种原因,作为P2P蛮荒时代的产物之一,乱象丛生的校园贷对大学生竟从扶持变成压榨。

        

        当然,个别平台的过错不能迁怒于整个行业。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认为,平台应当履行适当性原则,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如果平台没有做到适当性原则,没有认真履行这个原则,则是平台的过错,而不是产品的过错。

        

        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对野马财经表示,校园贷应以解决学生的正常学生的学习如生活需要为目的,其利率、平台服务费、交易模式,产品都应该由相关部门制定统一标准。

        

        但是,加强监管也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郭大刚提到,当监管成本高于市场的整个风险收益时,市场应该建立淘汰机制,让好的平台做大做强,实现市场自我净化。

        

        易观分析师王蓬博表示,校园消费金融整个市场的发展需要市场参与各方努力维护,监管层和校园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既不能管的太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同时大的校园贷平台也要发挥自身品牌和资金的优势,进一步引导用户个市场发展。

        

        校园贷带来的问题不得不重视,正如张建国所言,不谙世事的大学生,稍不留神就将处于审核过宽、高息重费、暴力催收等各方蛮力的挤压之下,一旦迸出鲜血,喷溅在高校净土,难免触目惊心。

        

        在惨案频发下,校园贷业务的合法性受到众多业内人士的质疑。校园贷未来何去何从,考验着社会的道德。

        

        校园贷该如何激浊扬清?

        

        “目前,校园贷种种不良现象出现的关键原因在于民间借贷、高利贷打着“校园贷”的名义将黑手伸向校园。”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这些民间借贷、地方高利贷之所以选择大学生这个群体,还因为在校生法律意识淡薄、金钱欲望易被刺激、生活场所稳定讨贷方便等特点。

        

        按照他的分析,它们以“无需抵押和担保”“当日放款”等条件进行包装,促使在校学生完成借款,其背后隐藏的却是高额的违约金、服务费、罚金等。学生一旦无法按照约定还款,这些民间借贷、地方高利贷就会派遣“催客”,对学生进行各种“暴力催债”。

        

        “这警示大学生亟待强化消费安全和风险意识,而行业层面也需要加以监管和规范。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应加强对学生群体的财商知识教育,鼓励 其量入为出,合理消费;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服务校园的金融机构可以给学生设定合理的额度,参与企业最好都加入征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从技术上防止多头借 贷。另外,从法律角度,也应从严规范,比如对与校园相关的金融服务,可以设立24%的年化利率上限,年化利率高于24%的一律认定为非法。”郭田勇说。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杜征征看来,校园贷发展迅猛,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除了监管缺失外,大学生容易产生冲动消费和 攀比心理,其消费资金来源多为父母支持以及自己打工等,这种收入和消费需求不匹配的现状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加强监管和正确引导势在必行。

        

        事实上,监管之手已经发力。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校园贷”正在采取“停、移、整、教、引”的措施:停,指暂停那些涉及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网贷机构的相关业 务;整,指对现存的“校园贷”业务进行整改,包括增加对借款人资格的认定和增加第二还款来源等,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移,指涉及违法犯罪的,移送相关司法部 门;教和引,指培育学生合理的消费观。

        

        这位负责人称,大学生本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又爆发了很多极端事件,校园贷必然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监管部门对此也极为重视。银监会和教育部针对性地下发风险提示,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同时对不良网贷平台进行整肃。

        

        高利贷借“校园贷”的外壳将黑手伸向大学生群体,是对国家法治的践踏,也是对青年学生的毒害,最终也必将伤害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常发展。高利贷式的校园贷必须禁止,必须加强监管,严格平台经营资质和贷款资格审核,对违法校园贷行为予以精准打击,整肃校园贷鱼龙混杂的局面,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